推广 热搜:

全球炊具行业市场潜力、趋势特征及发展建议

   日期:2025-09-21     浏览:5894    评论:0    
核心提示:1、市场规模达百亿美元体量,增长潜力十足根据灼识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炊具市场规模为309亿美元,预计2028年将增至363亿美
 1、市场规模达百亿美元体量,增长潜力十足
根据灼识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炊具市场规模为309亿美元,预计2028年将增至363亿美元,从2023年至2028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约为3.20%。据Grand View Research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炊具市场规模约为328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达499亿美元,预测期内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为7.30%。另据Mordor Intelligence数据统计,2025年全球炊具市场规模预估为328亿美元,预测2030将增至430亿美元,期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5.52%。综合来看,全球炊具市场已形成上百亿美元市场体量,未来仍将呈现稳健增长态势。未来,随着健康饮食理念日益盛行,居家烹饪趋势愈发凸显,叠加消费者生活水平提高后对高品质、个性化、绿色化、智能化炊具需求上涨,将进一步释放炊具市场的增长潜力。
 
 
 
图1  2019-2028年全球厨具行业市场规模情况(十亿美元,含预测)数据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灼识咨询报告图片来源:《卡罗特招股书》
2、亚太地区规模、增速“双领跑”,美国为全球第一大市场
亚太地区规模、增速“双领跑”,印度增速跑赢全球。Grand View Research数据显示,2023年亚太地区炊具市场规模为124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为40.53%,预计2030年将增至214亿美元,期间复合年均增长率约为8.10%,市场规模和增速双双领跑全球其他地区。其中,中国规模最大,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炊具市场规模约为30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约为10%。印度增速最快,2023年相关市场规模为23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增至42亿美元,期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9.20%,遥遥领先全球其他国家。值得关注的是,印度尼西亚增长潜力也十分强劲,数据显示,印尼从2023年到2030年的增速为8.40%,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22亿美元。
欧洲、北美规模持续领先,美国规模居全球首位。数据显示,2023年欧洲、北美地区炊具市场规模分别为90亿美元、53亿美元,占全球市场规模的比重分别为29%、17%,预计到2030年将分别增长至141亿美元、80亿美元,期间复合年均增长率分别为6.60%、6.10%。其中,美国是全球第一大市场。2023年美国炊具市场规模约为40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约为13%,预计2030将增至60亿美元,从2023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为5.90%。同期,英国相关市场规模仅为15亿美元,但从2023年到2030年将保持7.80%的增速,快速增长至25亿美元,市场增长较快。
中东、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增长较快。据Grand View Research统计,2023年中东、非洲和拉美地区炊具市场规模约为39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增至64亿美元,从2023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为7.33%,增长潜力十足。其中,巴西炊具市场规模最大,2023年市场规模为9.48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增至15.79亿美元,从2023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为7.60%。南非增速最快,从2023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为8.40%。
 
 
 
图2 2022年全球炊具市场按地区划分市场份额占比数据来源:Fact.MR、mordorintelligence图片来源:大数跨境《2024厨房炊具品类出海研究报告》
3、不粘炊具细分市场规模最大,铸铁炊具增速最快
从细分市场来看,
不粘炊具市场规模最大,铸铁炊具增速最快。不粘炊具方面,根据Grand View Research数据,2024年市场规模为204亿美元,占整体市场份额约为62%,预计2030年将涨至321亿美元,期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7.86%,是规模最大的细分市场。其中,陶瓷涂层不粘炊具因其具备安全、环保、耐用、美观等诸多优点而成为颇具增长潜力的细分品类。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陶瓷涂层炊具市场规模约为59亿美元,预计从2024年到2030年将保持8.80%的较快增速,增长至97亿美元,领衔细分市场增长。铸铁炊具方面,2024年市场规模约为44亿美元,占整体比重约为13%,预计2030年将达到74亿美元,期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为8.85%,是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消费者对涂层类炊具健康风险的担忧成为推动市场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我国炊具行业现状
1、市场增长平稳,线上渠道占据市场主导
根据灼识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炊具市场规模为79亿美元,预计2028年将增长至93亿美元,期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3.30%,实现平稳增长。另据Grand View Research预测,我国炊具市场从2023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为7%,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48亿美元,对市场前景颇为看好。从销售渠道来看,得益于我国电商市场的蓬勃发展,2024年我国炊具线上电商市场规模已超过线下。灼识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炊具线上市场规模为42亿美元,占整体市场比重为51%,到2028年将增至52亿美元,占比也将进一步提升至56%。
 
 
 
图3 2019-2028年按销售渠道划分的中国炊具行业市场规模(十亿美元,含预测)
数据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灼识咨询报告
图片来源:《卡罗特招股书》
2、不锈钢炊具细分市场规模最大,奶锅等新品类领跑市场按不同材质划分的炊具细分市场中,不锈钢炊具市场规模最大。据博研咨询市场调研数据,2024年我国不锈钢炊具销售额达550亿元,占整体市场比重为43%,是规模最大的细分市场。铝合金炊具为第二大细分市场,2024年销售额为380亿元,占比为30%。按功能划分的炊具细分市场中,炒锅市场规模最大,高压锅和奶锅增速领跑市场。据百谏方略(DIResearch)研究统计,2024年我国炒锅线上销售额达61.95亿元,同比增长5.12%,继续保持市场规模领先地位。同期,高压锅、奶锅的线上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13.98%、10.11%,增速领跑市场,凸显国内消费者对多功能、高品质炊具的需求上涨。值得关注的是,消费者日益注重健康饮食,催生了一批新材质、新功能、智能化的炊具品类,如钛锅、抗菌锅具、智能炒菜机等。同时,户外休闲生活等新风尚盛行也孕育出不少蓝海市场。例如,户外烧烤炉市场,百谏方略(DIResearch)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户外烧烤炉已形成36亿元市场体量。3、市场集中度较高,企业集聚东部沿海
整体来看,我国炊具市场集中度较高。博研咨询市场调研数据显示,我国炊具行业前五大品牌合计占据70%以上的市场份额,前五大品牌苏泊尔、美的、九阳、爱仕达、双立人的市占率依次为22.50%、18.70%、15.60%、8.90%、5.30%,市场集中度较高。其中,本土品牌基本占据市场主导,行业前五大品牌中有四席都为本土品牌。与此同时,快速发展的线上炊具市场,竞争格局较为分散。灼识咨询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线上炊具行业前五大品牌合计实现零售额42亿元、市占率15.30%,市场格局较为分散。其中,排名首位的苏泊尔,当年度零售额为22亿元,市占率不足10%,仅为7.90%。
从炊具企业的区域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一带,其中浙江永康、山东滨州博兴县、广东阳东等地更是我国著名炊具产业带。值得一提的是,浙江永康享有“中国炊具之都”的美誉,拥有200余家炊具制造企业、500多家配件生产企业,全行业年产值超70亿元,炊具产量和出口量分别约占全国的1/3和1/4。
4、出口保持快速增长,涌现一批出海品牌新贵从我国炊具出口情况来看,据博研咨询市场调研数据,2023年我国炊具出口额达45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20%,预计2025年出口额将进一步上涨至520亿元左右,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6.50%。另据海关总署数据,2023年中国炊具出口额突破85亿美元,已实现连续3年保持12%以上年增速。从出口品类来看,我国不粘锅出口增长较快。数据显示,2024年1-8月,浙江宁波出口不粘锅货值43亿元,同比增长17.5%。从炊具企业出海来看,大多还是处于贴牌代工阶段,不过近年来也涌现出一批在国际市场发展迅猛的国产炊具品牌,如卡罗特、明新旗下厨具品牌Amercook等。卡罗特(CAROTE),依托永康炊具的产业带优势,通过提前抢抓跨境电商平台红利,实现海外业务的快速扩张,并于2024年成功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成为全球知名的炊具品牌。数据显示,卡罗特业务营收从2021年的2.83亿元暴涨至2023年的超1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超过120%,其中海外营收占比高达近八成。在各大海外市场的线上厨具品牌中,它在美国排名第二,西欧排名第三,东南亚排名第二,日本排名第三。
 
 
 
关于我国炊具行业未来发展建议
1、紧跟市场新趋势,打造差异化产品
现阶段,健康化、绿色化、智能化、个性化等新趋势新浪潮已席卷全球,炊具企业应紧跟趋势潮流,聚焦抑菌杀菌、健康监测、智能烹饪、煎炒炖煮多场景适用、人性化设计等方面,通过开发或引入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打造更符合市场趋势的差异化新品。
2、立足本土化需求,加速市场开拓
从全球范围来看,炊具作为家庭烹饪的必需品之一,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同时,各国受饮食习惯、经济发展水平等影响,对炊具的品类、价格和功能各有偏好,企业开拓新市场时应在充分市场调研基础上推出更具针对性的产品,结合本土化营销,加速市场开拓进程。
3、发力品牌培育,助力长远发展当前,外贸形势愈发复杂多变,炊具外贸企业需提升企业发展韧性,才能更好抵御市场风险。而培育自主品牌是提升企业发展韧性的关键一环,企业应加大力度培育自主品牌,并结合社媒营销手段强化品牌形象塑造,提升品牌知名度,助力企业在海外市场实现长远发展。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京林易购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豫ICP备2024071738号-3